手机版
站群导航

吴中教育

高中

初中

小学

幼儿园

其他

今天是
  • 1
  • 2
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科研>要闻简讯>详细内容

要闻简讯

五育融合 全面发展(一)--记胥江实验小学举行党员示范课、骨干教师展示课活动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4-08 17:48:16 浏览次数: 【字体:

高山仰止,方知才疏,三人同行,觉左右为师。为充分发挥党员教师、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建构高效课堂。4月9日胥江实验小学开展党员示范课、骨干教师展示活动。党员教师、骨干教师们用娴熟的教学技艺,丰富的教学经验,为观课教师呈现了一堂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示范课。

名师简介

王燕琴中共党员,胥江实验小学校长姑苏教育青年拔尖人才,苏州市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从二十多年来,始终怀揣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执着,追求和谐、自主、生长型数学课堂。曾获江苏省优秀课评比一等奖、江苏省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优秀课评比一等奖,多次执教公开课。所撰写的多篇论文在省杂志上公开发表。

郑介良,中共党员,中小学高级教师,胥江实验小学校长,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吴中区数学学科带头人。

唐建尧中共党员,吴中区体育学科带头人,吴中区优秀教育工者,荣获第十届苏州海外联谊会周氏德育奖。他秉承健康第一,让每一个生命都自由的舒展的理念,行走在教育的大道上。

程建斌,中共党员,1998年参加工作,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吴中区第九届中青年学科教改带头人,中小学高级教师。学习贯彻新课程理念,立足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主持市区级课题研究,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和策略,数篇论文发表于省级刊物。

卞韧,中共党员,中小学高级教师,胥江实验小学校长办公室主任,吴中区品德学科带头人。她曾获得过江苏对口支援教育援疆十大优秀师傅奖”“苏州市海外联谊会氏德育奖励金”“吴中区班主任带头人”吴中区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任职以来初心如磐,笃志从教,把每一个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来教,她始终坚信“师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用千百倍的耕耘,换来桃李满园香。”

庄志勇,中共党员,胥江实验小学教务处主任,吴中区数学学科带头人。曾获得“苏州市海外联谊会氏德育奖励金”“吴中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吴中区教育技术先进工作者”“吴中区德育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查丽琴,中共党员,周市德育获得者,区英语学科带头人,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区教坛新秀,她工作15年,教学成果显著,她先后在苏州市、吴中区范围内开设多节公开课,深受好评。

方莉,中共党员,中小学一级教师,教技室副主任,吴中区骨干教师吴中区美术家协会会员,苏州市张云芳美育名师工作室成员。她曾在苏州市小学美术基本功、优课评比中分获二等奖,在吴中区小学美术基本功、评课选优比赛中获一等奖。曾获“第四届苏州市中小学教坛新苗”、“吴中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吴中区教坛新秀”等荣誉称号。

郁晓蓉,中共党员,吴中区艺术(音乐)骨干教师,胥江实验小学教务处副主任。曾获吴中区、苏州市音乐基本功竞赛一、二等奖,区评课选优一等奖,“用艺术丰盈真善美的人生”是她教育的信念,二十多年的教学经历让她坚守在艺术教育梦想的探索之路上。

顾红芳个人照片

顾红芳2003年8月参加工作,从事教学工作二十一年,三尺讲台,一颗爱心,这是她从教二十一年来的真实写照,更是她执着的追求。她用全部的爱呵护着班级的每一位学生。她所带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成绩优异,深受领导和家长好评,曾获得区骨干教师和区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名师课堂

王燕琴校长执教三年级《年月日》,王校长利用2024年年历引导开展自主研究,初步感知计时单位年、月、日之间的关系,通过与不同年份每月天数的对比,加深学生对年、月、日的时间长度及关系的理解,完善认知结构,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时间量感。

郑介良老师执教《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从学生熟悉的体育活动入手,引导学生提出加法计算的问题,并由此引入加法运算律,即明确了目标,又引起了学生探索的欲望。学生在经历观察、举例、画图、概括等数学活动,体会发现加法运算律的过程,通过猜想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并积累归纳推理的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形成模型意识和符号意识。

唐建尧老师执教《跨越式跳高,唐老师创造性的使用垫子和醒目的横竿,很好的提高了学生练习的密度,并利用节奏变化、不断递进的难度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激励学生挑战的勇气,很好的达成了教育教学的目标。

程建斌老师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特点,通过魔法棒指挥小车前进后退的现象引出本课《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引导学生汇总条形磁铁的磁极相互靠近的四种情况。学生通过小组实验找出条形磁铁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并再次通过实验发现其他形状的磁铁磁极间也有同样的规律。最后,学生通过拆盲盒找铁块的游戏,在实践操作中拓展运用本课内容。

卞韧老师执教的《试种一粒籽》是小学二年级下册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中的一课。她从孩子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了图片欣赏、小游戏、小故事、讨论会、视频示范、现场分享会等有趣的环节,让学生感悟生命的奇妙,鼓励学生动手种植,同时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观察和坚持的良好品质。

庄志勇老师执教五年级上册《分数的意义》,庄老师利用“分什么?”“怎么分?”“数什么?”三个问题引领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在观察、比较和交流中逐步认识到分数是由几个分数单位累加得到的,理解数概念本质的一致性,进一步完善了学生的认知结构。

查丽琴老师本课堂紧扣Asking the way这一主题。首先,复习路线图,引导学生描述地点位置及表达如何到达目的地。在步行去看展时,看到Daniel的海报,进入绘本学习。然后,引出Daniel乘坐公交车送书至博物馆。在送书过程中,紧扣问路,不断复现和操练句型,并学习词汇。接着,迎来绘本的高潮,Daniel遇见有人正在抢银行,在这紧急时刻,Daniel机智报警并成功抓到抢劫犯。最后,所有人都表扬Daniel是个英雄,在绘本中进行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学会沉着应对突发情况,养成自我保护意识。

老师以“快乐的人”为主题开展单元课程,引导学生向艺术家学习,通过双手把线材变成生活中“快乐的身影”。本节课以贾科梅蒂《行走的人》为例,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对作品提出疑问,利用费德门四部欣赏法,自主探究艺术作品,深思艺术家艺术创作的目的、意义,感知艺术作品中不同动态的线条传递的不同情感。

郁晓蓉老师执教单元主题为《杜鹃音乐汇》中的第三课时。通过学唱《杜鹃》感受乐曲清醒流畅的旋律以及卡农演唱方式的特点,使学生沉浸于旋律与声部轮唱之间,解锁音乐中“小杜鹃”的音乐形象。在律动中感受及展现美丽优雅的“杜鹃”,增强学生的情感表达和课堂参与感。整节音乐课中,老师积极带领学生用耳朵触摸艺术的温度,用心感受音乐的力量。

红芳老师执教六下《那个星期天》第一课时,从多角度入手梳理文章脉络,引导学生去发现随着时间变化的还有人物的心情,抓住这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把长文章读短。接着聚焦第四自然段引导学生学习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最后以文本为例,学以致用,迁移到写作训练,自然巧妙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学有所获

杨佳英

听了王校长的数学课年月日收获满满。教学中王校长注重引导,将学习分成一个个小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在活动中学习,找到年月日的秘密,并且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及时夸奖。启示我要将学生放在主体位置,学生要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是引导者和鼓励者,多多夸奖鼓励学生。

凡凯丽

顾红芳老师以生动的语言、细腻的情感,将文中的内容娓娓道来,让我们仿佛置身于作者的内心世界。课堂设计精巧,既有对课文内容的深入剖析,又有对作者情感的细致解读,善于引导学生们思考、感悟。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板书让人感受到了主人公的情感变化,不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更提升了人文素养

潘金

今天,我听了查丽琴老师的课“asking the way”,查老师巧妙地将课本知识与绘本内容结合,让我深刻感受到了知识的连贯性与系统性。查老师并非按部就班的以传统教学模式进行逐一讲解知识点,而是站在一个宏观角度,为学生搭建好知识框架,通过歌曲,吟唱,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巧妙融入听力,有感情的朗读,图片排序等,发展学生的分析,概况等思维能力。利用动画效果,背景音乐等媒介,牢牢抓取学生的注意力,使之兴趣盎然,积极参与。高山仰止,受益匪浅。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我会充分学习查老师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金朵

郁晓蓉老师带着我们在音乐中感受了杜鹃的可爱优雅,以伴奏音乐先入为主并伴随舞蹈动感受三拍子的韵律。教师注重学生自主探究的培养,步步推进的引导学生讨论并进行轮唱教学。课堂中渗透大单元课程概念,用“布谷”的叫声贯穿整节课,通过了解音乐要素等教学手段感受音乐的不同情绪

却家俊

程建斌老师执教二年级科学课《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课上为了引导学生探究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程老师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用于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探究过程中逐步掌握了相同磁极相互排斥,不同磁极相互吸引。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大大提升。

张佳慧

今天唐建尧老师和三1班同学为我们展示了一节精彩的跨越式跳高。在本节课中,唐老师打破以往传统教学的组织形式,将体操垫+横杆组合在一起,利用体操垫可自行调整高度的特性,帮助学生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掌握原地、上一步及上三步的跳高动作。组织形式新颖,练习密度和强度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在体能练习部分,充分利用体操垫,进行各种垫上练习,一物多用,学生练习兴趣浓厚。唐老师这节精彩的跨越式跳高课程,充分展现出学科带头人高水平的教学能力,受到青年教师一致好评!

研韵飘香香如故,拾级而上共成长。本次活动的开展,既为党员教师、骨干教师提供了挑战自我、展示自我的舞台,又为全体教师们创造了交流、研学的机会,特别是给青年教师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让我们追随骨干教师的脚步,探寻教育的真谛,感受教学的艺术魅力,遇见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