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站群导航

吴中教育

高中

初中

小学

幼儿园

其他

今天是
  • 1
  • 2
您的位置: 首页 >德育视窗>心理健康>详细内容

心理健康

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健心安心 ——胥江实验小学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宣传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0-10 17:16:10 浏览次数: 【字体:

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健心安心

——胥江实验小学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宣传

每年的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2024年10月10日是第33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是“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健心安心”,旨在通过多种途径的宣传活动,进一步普及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知识,倡导全社会共建心理健康体系,共治心理健康问题,共享心理健康成果,提升各行业心理健康服务水平,提高公众心理健康素养。

儿童青少年时期是心理健康问题高发期面对常见的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家长该如何关注了解?遇到孩子心理健康问题怎么办?一起来了解

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部分原因:

生理因素:包括遗传、孕期卫生及生理疾病等因素

儿童受到父母遗传基因的影响可能导致身心发展异常,如精神分裂症、多动症等往往与遗传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同时,母亲孕期的卫生情况(如孕期营养、孕期情绪状态、孕期服药、生产过程等)会对胎儿的脑发育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当孩子的身体生病或受外伤,也会对其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社会环境因素:包括家庭环境及学校教育

幼儿及童年在家庭中所受的影响是一生都难以消除的。家庭环境、父母关系、父母的教养方式等都是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学校教学氛围、教育方式、师生关系、同辈群体关系等都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

如何判断孩子出现了心理问题:

首先,要了解心理方面的知识,有心理方面的意识。一般出现心理问题均会伴有一些症状表现,如饮食、睡眠出现异常,注意力、记忆力、学习状态、社交等方面出现反常等,这些都可能是心理问题的表现,需要家长和老师格外注意。

其次,注意观察孩子的行为表现及情绪心理状态。如果孩子的行为明显不符合常态,或者与之前行为有严重的异常,这些都要引起注意,必要时向专业心理老师求助。

比如,孩子之前很开朗,近期却特别退缩胆小,经常噩梦连连;孩子开始变得做作业拖拉、容易粗心犯错,喜欢打断大人的话,不能安静或坐立不安等,这些都可能是出现了心理方面的问题,可以到医院进行评估。

最后,要懂得分辨孩子的问题是正常发展还是心理问题。作为家长和老师,要清楚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在此基础上来分辨孩子的心理状态。

比如孩子进入青春期,情绪波动大易激动,而且开始反驳父母,什么都不跟父母说。如果家长清楚孩子青春期的发展特点,遇见此情况就不会过度紧张,误以为孩子出了问题。因为这些只是属于青春期正常叛逆表现而已。

发现问题,莫要慌乱和气馁,我们要摆正心态,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和治疗!

 

从五个方面观察孩子的变化:

生理变化:发现孩子出现不想吃饭、暴饮暴食、吃完又吐,失眠早醒、内分泌紊乱等情况。

情绪变化:发现孩子由活泼开朗变得多愁善感。

行为变化:发现孩子行为与此前明显不同。

学业变化:发现孩子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听不进去。

人际关系变化:发现孩子没有朋友,或同学关系发生明显变化时,要重点关注。

一般来讲,孩子出现情绪问题两周以上,家长就要正视孩子存在心理问题的可能性。

还可以通过孩子的绘画、手工作品等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比如可以让孩子画一张画代表自己,然后问孩子你觉得你有哪些优点,有哪些不足?看看孩子说出的优点多,还是不足多。如果孩子说出自己的不足远远多于自己的优点,说明他对自己的自我认知更多是负面的、消极的。家长要在平时的沟通交流中,多鼓励孩子、认可孩子,多给孩子正面的反馈。可以让孩子画一张画代表家庭,让孩子拿小动物代表家人。比如孩子拿狮子代表爸爸,你可以问,这是一头怎样的狮子呀?孩子如果说,“这是一头凶猛的狮子,它会吃其他动物”,我们就可以了解到爸爸在他的心里是一个很吓人的形象,让他感到很害怕。也可以让孩子玩剪纸游戏“支持小队”,就是剪出手拉手的几个小人,问问孩子遇到困难时,谁能支持你、安慰你,就可以了解孩子在学校的人际关系,有没有朋友,跟朋友间的关系怎么样。家长们要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1、深呼吸有助于情绪平稳当处于压力状态时,要放慢呼吸,同时尽量往后卷舌,建议情绪波动时,深呼吸并耐住性子等6秒钟,等情绪平稳,能够冷静思考时,再去做决定。2、积极心理暗示让自己快乐同样经历焦虑和抑郁,能主动发现积极一面的学生,比只会哭着发泄的人能更快走出来,每天早上出门前,不妨对着镜子笑一笑,告诉自己今天很快乐。3、光亮环境对抗不良情绪研究发现,季节性情绪失调主要由于光照不足引起。因此,让自己身处光亮的环境中,能有效对抗不良情绪的干扰。4、听音乐缓解负面情绪听音乐可以促进心理健康,让人放松、同时还可以通过释放个体被压抑的情绪,来达到有效维护心理健康的目的。5、运动促进多巴胺分泌运动能帮助身体分泌快乐多巴胺,是缓解坏情绪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跑步、骑车、游泳等有氧运动是最佳选择。建议坚持每周锻炼5次,每次20分钟。

亲爱的家长、同学们,如果你发现以上某个情况持续了很长时间,自己尝试调整后并没有明显的效果,可以考虑主动向学校的心理老师们寻求帮助,也可以通过心理热线电话获得1对1的专业帮助。

心理健康的人不是没有过多痛苦和烦恼,而是他们能及时从痛苦和烦恼中解脱出来,积极地寻求改变不良现状的方法,他们能明白人生冲突是严峻和难于回避的,在深刻认识之后依旧能热爱生活。

 

640 640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